百度百科
目录
声明: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,无收费代编服务
详情
正在收听 :
玉林通琇
  • 清朝佛教临济宗高僧
  • 玉琳国师一般指本词条

玉林通琇(1614年~1675年),字玉林、玉琳,世称玉琳国师。江苏江阴人,清朝佛教临济宗高僧。玉林早年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,传临济宗。曾住浙江武康报恩寺,后奉召入京举扬大法,受大觉禅师封号,次年受封大觉普济禅师,受赐紫衣。顺治十七年(1660年),董鄂妃去世,顺治帝心灰意冷,意欲出家。后玉林通琇力劝其改变主意,顺治帝改选僧受戒,特以其为本师,加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。后晚年在浙江西天目山禅源寺常住。康熙十四年圆寂。

  • 本名
    玉林通琇
  • 别名
    玉林
  • 出生日期
    1614年
  • 逝世日期
    1675年

生平

玉林通琇15岁读《天琦和尚语录》,立下参禅学佛之志。19岁从临济宗第34世传人馨山天隐圆修出家,受具足戒。他勤奋好问,当机不让。一晚偶乘月泛小舟,举首之顷,顿忘迷悟;如虚实玲珑,不可凑泊;因此急就证于天隐圆修。天隐知其“透脱”。叹曰:“此吾宗师子儿也”。越四年即明崇祯九年(1636)天隐圆修示寂,他继圆修住湖州报恩寺时,才23岁。这在禅宗史上,通算是一个“早熟”的人(也可说天赐机遇)这就是说,才出家四年,不仅已经“悟道”,而且已经“出世”开堂了。这在禅宗历史上是很少见的。不过,他虽然年青“成名”,但在明末的那段时间里,还不算什么“显赫”的人物;而到了清顺治十六年(1659)二月十五日(他才46岁)钦差司吏院张嘉漠赍帝敕书,至武康金车山的报恩寺,诏命通琇第一次奉诏进京,在万普殿说法,帝亲临听问,赐“大觉禅师”之号。
他第一次见到顺治帝(世祖爱新觉罗福临)后,翌年又被帝封为“大觉普济”禅师,并赐紫衣之后,成为“名重朝野”的禅门显要。顺治十七年(1660)帝建坛选僧受菩萨戒,特又请通琇为本师。并进号:“普济能仁国师”。选释迦成道日在阜城门外慈寿寺为5000人说“菩萨大戒”。还去内廷说法撰《客问》帝命大学士金之俊附“评注”作序刊行。康熙四年(1665)浙江直宰官护法敦请通琇主持天目山狮子正宗禅寺,以重振高峰原妙法席。当时禅堂、寮舍已所剩无几,完全处于颓垣败壁之中。他经踏看后,决定在山麓的“双清庄”的断垣残壁的基询地拜说础上,增新移旧,渐复丛林。后业由雍正帝御书“禅源寺”匾额(有说由雍正初笔书就,又经“四阿哥”,即后来乾隆帝,润笔合成)。因这时玉林身朵慨采糊为国师,地位“显赫”企协汗,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,故前后只化年余时间就已建成,寺宇恢宏,金碧辉煌的禅源寺,世人都叹为观止。
康熙十四年(1675年),玉林通琇飘然北游,时南谷颖冰藻复彻也,因触热渡江病逝于清江浦慈云庵,并在这年八月初十,澡身跌坐说偈而逝,享年62岁。弟子行淳迎龛归天目,塔全身于东坞坪,由中和殿大学士王熙兆府丞戴京曾各撰铭并镌碑,一代国师,临济宗35世传人玉林通琇,又使西天目山中国佛教界再显光环。
玉林即以“保护祖塔”为名,夺占善权。时人对此忿忿不平。……玉林既得善权,令其徒白松(行)丰主席,而寺隅有陈祠,丰欲占来改为方丈室,陈氏不允,康熙十三年(1674)九月十八日,为陈氏忌日公祭,耆长咸集,揖拜未已,寺中举棍猝发,陈众披靡而遁,丰遂焚其主,撤其宇。陈氏不能忍,复率众蜂拥充匙肯而至,举火烧寺,可怜一炬,丰焚死。巡抚马闻于朝,陈氏罹大狱,族长陈榜伏辜,众始得释。
玉林得讯,迅速飘然北游,并触热渡江而得病,……红极一时的一代“国师”,因霸产而致祸,终于悲愧而死,而且死得垫榆充相当凄凉。

传记

通琇大师俗姓杨,别号玉林。江苏江阴人。万历四十二年(1614年)出生在一个历代信仰佛教的世家。他的父母都是对佛教般若之学很有研究的在家居士。大师从小秉承家学,刚刚识字的时候,就开始诵读佛家经典。由于他天资聪颖,敏悟夙成,晦涩艰深的佛学书籍,他都能依文解义领悟其中的宗旨。15岁那年,他开始接触佛教的禅宗语录。他一边阅读这些语录,一边用功坐禅,每天都寝食俱忘,生活在禅悦当中。平易近人的禅宗思想,机锋冷峻的禅宗语录,活泼生动的禅者生活,使他如鱼得水,流连忘返,逐渐产生了蝉蜕万缘,离尘绝俗的出家念头。
崇祯六年(1633年)通琇大师毅然放弃了世间追求,割舍人间亲情,在江苏省宜兴磬山的崇恩寺礼圆修和尚出家受戒。圆修和尚,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禅宗大家之一。不仅禅定功夫高深,而且精研佛教的五明之学,知识渊博,名重一时。通琇大师为了向他求教,甘愿作他浆寻的生活侍者,服侍他的衣食起居。进则决疑请益,有立雪之诚;退则宴坐凝神,有破壁之心。有一天,当他正在打坐入定的时候,想起马祖道一“一口吸企元跨尽西江水”的公案,顿时便觉身心庆悦,于言下大悟。从此以后,他讲经说法如有神助,纵横恣意,当机不让。
有一次,一个自以为读了几本圣贤之书的无聊文人看到通琇大师正在演讲,便想故意捣蛋,借机出出风头,让大师在众人面前出丑。他好不容易拨开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,挤到通琇大师面前,阴阳怪气地说:“凡是读圣贤之书的人,都知道忠孝是立国之本,你们这些出家人,每天不事生产,吃了闲饭到处跑,说东道西,既不报效国家,又不赡养父母,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聚众演说?”通琇大师和蔼地看了他一眼,非常平静地,不慌不忙地对他说:“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,对国家要忠,对父母要孝,当然是不错的。但是,如果说披剃出家,皈依佛门,就是不忠不孝,那就未免太偏颇了一点。我们出家人,用佛法来教化众生,净化人们的心灵,劝人行善止恶,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定,生活更美满,怎么能说是不忠不孝呢?至于说我们不事生产,吃闲饭,那就更加错误了。如果一讲报效国家,就是织布种田这样的直接体力劳动,那么当朝皇帝、文武百官,甚至连你自己这样的读书人在内,都成了不事生产光吃闲饭的人了。能说得过去吗?”一席话,说得那人灰溜溜地走了。
坐落在江苏宜兴的崇恩寺,是通琇大师出家后居住的第一个寺庙。这里依山傍水,烟波浩渺的太湖濒临其侧,为古寺平添了无限秀色,也为通琇大师陶冶自己的身心提供了有利条件。过惯了晨钟暮鼓,息心绝念生活的通琇大师,偶尔也乘月泛舟,放旷云水之间,心胸日渐开阔,讲经说法的时候,也更加接近生活实际,举手投足、默语动静,都宛如轰雷掣电,即使是出家多年的老参宿学,听了他的开示以后,亦如醍醐灌顶,一切粘结系缚,顿时解脱。一时之间,缁素四众,无不倾心驰至。各地前来请他说法的人,更是络驿于途。
大师在江苏省江阴武康讲经的时候,有一天夜里泛舟湖泊之上,举头顿失迷悟,如虚空玲珑,不可凑泊,便立即奔到武康的崇恩寺找天隐禅师印证。叩击之次,迎刃不留,至掀案而出,天隐和尚知道他已开悟出世,立即站起来大声地赞叹说:“这个人了不得啊,他是我们禅宗的狮子儿,以后禅宗的担子,就落到他身上了,只有他才承担得起。”从此以后通琇大师的名气更大了。
年青有为而又英俊潇洒的通琇大师开悟得法以后,道价日高,甚至引起了当朝宰相的千金小姐注意和爱恋。为了他,相府的千金小姐日不思食,夜不安寝,衣带渐宽人消瘦,慢慢病得卧床不起了,不论什么样的医生来治,都治不好。最后只得让做宰相的父亲屈驾崇恩寺,要求通琇大师舍戒还俗,娶他的女儿为妻。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和恳求,以“万金和尚”自居的通琇大师,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来,不仅自己没有弃戒还俗,而且还说服宰相的女儿出家做了尼姑。非常妥善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,成为佛教史上传颂一时的佳话。由此可见,通琇大师的辩才是多么善巧无碍。现代高僧星云法师以他为原型,加工创作了著名小说《玉林国师》、流布海内外。“玉林国师”,“万金和尚”的名字再一次成为一时之热。
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顺治皇帝听说通琇大师很有才华和修持,便遣特使召他入宫,让他住在京城的万善殿,随时向他请教佛学上的问题。
一天,顺治皇帝垂临万善殿,问道:“学习佛法,应该怎样用功?”
大师答道:“端拱无为。”
又问:“如何是大?”
师答:“光被四表,格于上下。”
再问:“孔子颜回的快乐在什么地方?”
师答:“忧心悄悄。”顺治皇帝听后,皇情大悦,封他为“大觉普济禅师”。
第二年春天,通琇大师再次奉诏入京,顺治皇帝听了他的开示以后,大叹相见恨晚之情,敕谕说他“心源明洁,行解孤高”,赐号“大觉禅师”。
顺治十七年(1660年)秋天,通琇大师第三次入京面圣。这一次,顺治皇帝正式拜他做老师,称他为“大觉普济能仁国师”,使他成为我国佛教史上,年纪最轻、才华最富的国师之一。
通琇大师做了国师以后,名重朝野,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横跋扈。他的天性,是恬淡矜持的。他的一生,六坐道场,七会说法,“扫末世之狂禅,秉如来之正觉”,在明清佛教史上,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但他自己从不私蓄钱财,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布施供养。他进京说法时,皇帝赐给他的金印紫衣,他从来都不曾穿用过,也从不拿给任何人看。到了晚年,更是闭门谢客,过着孤云野鹤般的生活,隐迹在荒漠幽岭之中,世人难以追踪。
康熙十四年(1675年),一代国师通琇大师,在江苏淮阴县境内的慈云庵撒手西归,终年62岁,戒腊43夏。
正在加载 展开全文
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
查看更多
打开百度App阅读全文
猜你关注
广告
猜你关注
广告
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誉V保障计划
分享你的世界
我要说
词条目录
  1. 百科名片
  2. 生平
  3. 传记

轻触这里

关闭目录

参考资料详情
    关闭